牙齒的「土壤」壞掉了,牙齦萎縮還有救嗎?

資料來源:HEHO健康網 2019-01-31 文/陳亦云 圖/許嘉真

HEHO健康網曾經刊登過一篇《牙齒越來越長?原來是牙齦萎縮了》的文章,文中提到一般人隨著年紀的增長,牙齒會變得越來越長,說這是罹患了牙周病所造成的。原本門牙的平均長度在1~1.2公分,但如果牙齦萎縮而造成牙根暴露的話,可能平均長度就會變成1.5~1.7公分,也就會覺得牙齒越來越長。

牙齦萎縮發生率竟達78%

健康的牙齦是呈粉紅色,外形光滑結構完整,質地緊密有彈性,緊包牙齒,在牙齦上緣應該逐漸變薄。

臨床統計顯示,人們牙齦萎縮的發生率平均高達78%,換句話說,每10個人中就有8個人有牙齦萎縮的問題,而且牙齦萎縮輕的會導致牙齦出血、牙根敏感,嚴重的話還會導致牙齒鬆動脫落,成為危害牙齒健康的大問題。

牙齦萎縮的原因有哪些?

牙齦萎縮主要可以區分為生理性萎縮與病理性萎縮兩種,如前文所說,病理性牙齦萎縮主要的原因是來自於牙周病,當牙齦受到牙結石、牙菌斑的刺激後,會愈來愈沒營養,給牙槽骨提供的營養也減少了,所以就導致了牙槽骨流失,牙槽骨每流失1公釐,牙齦就跟著向牙根退後1公釐,漸漸的,牙齦就因為受了牙周病之害而萎縮了,如果牙齦溝深度超過2公釐就稱為牙周袋,是牙周病的早期症狀之一。

此外,牙齦病理性萎縮的原因還有2種,1種是因為牙刷不符標準,或刷牙的方法不正確(例如刷牙太用力,而牙齦厚度太薄),穿戴活動式假牙導致摩擦或壓迫牙齦,造成牙齦和牙槽骨退縮;而另1種則是因為部份牙齒沒有咀嚼功能,牙周組織缺乏必要的功能刺激,長期處於閒置狀態,就會使牙齦、牙槽骨發生萎縮。

至於生理性牙齦萎縮,主要就是隨著年齡增長,造成牙齦系統的功能退化,絕大多數是出現在老年人的全口牙齒牙齦與牙槽骨萎縮。此外,還有一種「早發性牙齦萎縮」,是指年輕人出現如同老年人牙齦萎縮的症狀,而過早的出現牙齦萎縮,大多是由於飲食問題(例如食物中所含的激素、添加劑),或藥物及生活環境污染等因素所導致的牙齦萎縮。

牙齦萎縮是不可逆的,該如何補救呢?

說完了牙齦萎縮的原因,就要來面對最殘酷的事實,那就是牙齦萎縮是不可逆的,換句話說,就是萎縮的牙齦是無法再自行長回來的。那麼面對牙齦萎縮到底有沒有補救辦法呢?

一般來說,輕微而均勻的牙齦萎縮並無症狀,也不需處理,但如果牙齦萎縮持續發展,就應尋找原因並針對原因進行治療。例如改變刷牙習慣、修正不良的活動假牙牙套或調整咬合,以防止萎縮情形加重或加快。

嚴重牙齦萎縮該如何治療?

至於因為個別或部份前方牙齒的牙齦萎縮而影響外貎美觀的話,則需要動手術、以移植結締組織來覆蓋暴露的牙齦,通常移植區在術後一個月左右就極為穩定,2到3個月就安全正常了,而此項術並非健保給付,病人須自付費用。

而現在國外也出現一種新的「針孔微創修復牙齦技術」,就是在牙齦上打一個孔,利用特殊工具慢慢將牙齦組織鬆開,拉到它原來的位置,然後再用膠原蛋白條填塞牙齦本來裸露的位置,而在治療過程中沒有手術切口也不用縫合,所以患者幾乎感覺不到疼痛,也不會有腫脹的狀況,患者可以立即恢復正常生活。

張文信醫師關心您,牙齦萎縮可能是牙周病或刷牙太用力等因素所造成,培養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,才能擁有健康的牙齦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