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抽煙檳榔的專利!假牙不合、爛牙根也會引發口腔癌

ETtoday 記者趙于婷/台北報導 2016/11/02

一位40多歲中年男性因口腔不適就醫,經診斷後發現左嘴角及左側下顎牙齦處分別發現腫瘤,確定二處皆為口腔癌。台北慈濟醫院口腔顎面外科夏毅然主任先採用化療讓腫瘤縮小,再進行手術切除腫瘤,可保留患者大部分原來口腔功能與維持顏值完整。但他也提醒,口腔癌並不是抽菸、喝酒、嚼檳榔的專利,長期戴不適假牙也可能導致口腔病變。

夏醫師指出,口腔癌為我國25到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,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,較其他癌症早10年以上。而在台灣90%口腔癌患者有抽菸、喝酒、嚼檳榔的習慣,其餘10%則好發於65歲以上年長者,因基因變化導致口腔黏膜自體修補能力變弱,使得口腔黏膜上皮容易受損,不易自我痊癒,最後造成病變形成口腔癌。

一旦罹患口腔癌,輕則造成顏值、口腔功能受損,重則死亡。夏醫師表示,只要口腔內黏膜有潰瘍且超過兩星期無法癒合的狀況,都可能是口腔癌發生的早期徵兆。

夏醫師說明,嘴巴有爛牙根沒有處理或配戴不適當假牙,長期造成口腔黏膜磨損,無法修復,也會導致口腔黏膜產生病變。另外,長時間口乾也會造成口腔黏膜表皮的保護力受到破壞,讓有毒物質有機可乘,造成口黏膜產生惡性變化,而形成口腔癌。

目前口腔癌的治療,不外乎以手術切除為主,再配合手術後的電療與化療。但夏醫師表示,一般口腔癌手術後,病人的顏值、口腔功能會受影響,像是第三、第四期的口腔癌病人,最常見的治療方式是直接手術切除腫瘤,雖然快速,但勢必影響到日後的生活。

夏醫師呼籲,若口腔內有潰瘍超過兩個星期未痊癒,千萬別掉以輕心,而國健署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(含已戒檳榔)或吸菸民眾、18至未滿30歲嚼檳榔(含已戒檳榔)原住民,每兩年一次口腔黏膜檢查。

口腔不適盡早就醫,遠離病毒。 張文信醫師關心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