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來源:
文、王芊淩/圖、何宜庭
每天吃飯完後,口中殘留的食物殘渣容易滋生細菌,嘴巴裡的細菌比我們想像中還多,但這些細菌不僅容易讓我們變成「蛀牙」外,還有可能形成「牙周病」,日本醫學博士西田亙指出,其實人出現慢性發炎關鍵在於口腔,能預防細菌入侵才是因應發炎的關鍵。其中國際上也有不少文獻指出,其實口腔健康也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。 小心牙周病細菌趁機入侵人體 不少人以為早晚有刷牙就好,疏忽了口腔健康的重要性,但日本醫學博士西田亙在他的著作中《斷開糖尿病從好好刷牙開始》提到,他認為會導致慢性發炎的因素當然很多,但出現慢性發炎最大的因素其實在於口腔,做好口腔衛生管理預防細菌入侵,才是因應慢性發炎的重要關鍵。 其實很多全身的疾病,可能都和牙齒相關,例如有患者曾經頭痛長達兩三個月,最後才發現是蛀牙引起。另外,動脈粥狀硬化等心血管疾病,也和牙周病相關,當牙周的表皮因細菌侵蝕造成潰瘍,潰瘍上皮便成為讓細菌有機會侵入身體,影響身體健康。
研究:牙周病視為高血壓危險因子 根據國健署統計,台灣牙周疾病盛行率其實高達九成,台灣更是亞洲罹患率最高的國家,因為牙周病太容易被忽略,當然像是吸菸、嚼食檳榔都是高風險因子,只是口腔的健康比我們影響範圍更廣,與全身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也有相關。 《牙科經濟學》最新內容指出,牙周病和心血管疾病都是病因複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,但國際上各種研究表明當牙周病治療後,對於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壓、血脂都能得到改善,更有研究已經將牙周病視為可能的高血壓危險因素。
口腔健康3大重點清潔要訣 在知道牙周對於人體的重要性後,醫師分析如何做好預防,關鍵還是刷牙,因為大部分引起牙周病還是因為牙菌斑堆積,唯一消滅牙菌斑的最好方式,就是藉由口腔清潔來清除。高雄醫學大學周病科主治醫師陳怡惠中在高醫醫訊中提到,口腔清潔有三大關鍵: 1.牙刷的選擇 刷頭要小,在口腔中比較容易迴轉,刷毛要軟才不會傷害牙齒與牙齦,可以挑選軟毛小牙刷,且牙刷要定期更換,保持刷毛直立、不分叉。 2.刷牙之方法 建議使用「貝氏刷牙法」,將刷毛放在牙齒牙齦交接處,刷毛與牙齒呈45度,刷牙時應小幅度來回移動,動作宜輕一次刷兩到三顆牙齒,重複10~15下。 3.多利用牙線、齒間刷清潔 每個牙縫有兩個鄰接面,正確的使用牙線潔牙,能清除牙刷難以刷到的部位,清除堆積的牙菌斑與食物殘渣,每個牙縫須向前向後各清潔一次。